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通过手机访问

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

大唐鲁北发电公司  2014-09-16   王洪鹏   7613次
字体:加大 减小

  《舌尖上的中国》曾为我们展现一幅山东煎饼制作过程的画面:大山深处,清水潺潺,绿荫匝地。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词意境中,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捧一把面团在泥裹的铁鏊子上滚动,那丝丝缕缕石磨煎饼的清香,就氤氲着四处弥漫开来。


  煎饼,卷饼的一种,是山东沂蒙地区自古以来的主要口粮,多由红薯混合杂粮在石磨上磨浆摊制而成,因为面筋柔韧,咬起来颇费功夫,那种撕扯不开的韧劲,多少映射着沂蒙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六姐妹为了前线将士们吃饱肚子奋勇杀敌,支起火红的鏊子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摊起煎饼。长夜漫漫,火焰熊熊,映照着姐妹们布满血丝的双眼和衣衫褴褛而忙碌的身影,那一刻,她们心中一定升腾起对胜利后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苦难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包容,山东人选择煎饼的原因,我想不外乎煎饼制作过程中对食材的兼收并蓄、不挑不拣。在故乡无论是地瓜干粉,还是大豆小麦,但凡五谷杂粮和水后都可以在石磨上磨成细粉面糊,然后在滚烫的鏊子上摊成薄厚随意的煎饼。柔软的杂粮面糊经过火热的鏊子炙烤变得又脆又香。因为水分少,不易霉变,成为许多走南闯北的山东人必备的干粮。


  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批山东人到关外讨生活。这种迁徙不是出于自愿,多是生活困窘下的被动选择。人走在路上,家乡的滋味也被挑在肩上,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人们已经很难分清,颤悠悠的担子里,究竟有几分离愁与留恋,几分对前路的憧憬与茫然?走得累了饿了,父辈们就着山边清清的溪水,掏出随身携带的煎饼啃上几口,稍事休息,望望前方继续赶路。


  到了东北,煎饼的主要食材成了玉米。东北盛产玉米,每到秋天,天高云淡,漫山遍野玉米的青纱帐,像青黛色帷幕看不到边际。玉米经剥皮儿、脱粒、磨粉成浆,就可以摊制香甜的煎饼。煎饼与玉米在异乡无意中邂逅,却像是久违的朋友,颇有些相见恨晚。玉米面糊经过发酵,有了丝丝酸甜的味道,经过烈火的炙烤,煎饼与玉米的融合所产生的酥脆香甜竟像是天作之合,绝然没有了麦子煎饼因为面筋柔韧咬起来腮帮子生疼的烦恼。


  煎饼其实是一种粗粮,细致的母亲却总能将粗粮做出精美的味道,那丝丝缕缕的香味里,有着母爱纯粹的味道。每当母亲在鏊子前挥汗如雨,我们就守在一边,火红的鏊子,蒸腾的烟气,笼着忙碌的母亲,空气中散发着玉米面的香气。玉米乳白的浆汁,不稠不厚,用勺子舀到火热的鏊子上,母亲用木制的刮板,轻巧地旋转,均匀地摊开,雪白的汁液滋啦啦地作响,玉米面被迅速蒸发掉水分。一把铁铲沿煎饼周边仔细划动,轻轻揭开,一张大如荷叶的煎饼就新鲜出炉.煎饼是否薄厚均匀,全在手腕旋转的力道,母亲每次摊出的煎饼总能薄如蝉翼。我们最喜欢吃母亲做的韭菜合子:细碎的韭菜混合着搅好的鸡蛋,均匀地撒到刚摊好的煎饼上,鸡蛋金黄色的光泽闪耀在油绿的韭菜沫中,玉米煎饼的酥脆包裹着青菜的香味相得益彰,嚼起来唇齿留香。鸡蛋也好,青菜也罢,香味都是那样浓郁充足。那时乡下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很大的菜园,丰沃的黑土地上满是红绿相间、肥厚娇嫩的蔬菜,还有栽种的各种果树,远看上去,果红菜绿,香味四溢。黄昏时候,顺手在园中摘两把青菜,蹲在清澈的河边摆一摆,回家就可以切丝炒菜。那些圆硕的西红柿,嫩绿的黄瓜,颜色纯正,咬一口饱满多汁,丝毫不输水果的味道。


  那时候城里和乡下的饮食上是有区别的,城里人餐桌上大多是大米白面,而乡下人更多的就是煎饼大葱,都是再平常不过的菜蔬。不谙世事的少年,眼里的城市生活,就是拥有大米白面的幸福。城市吸引我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大米白面物化出来的一种别样的味道,满心期盼的,是走出山里的闭塞,融入山外的繁华世界,过一种白暄暄热腾腾的城市生活。


  后来如愿以偿离开乡村走进城市,煎饼卷大葱的生活也渐渐遥远,那份对城市生活的羡慕憧憬也慢慢淡化得不见了踪影。如今食品变得越来越丰富却隐忧不断的时候,昔日粗茶淡饭的田园生活反而在记忆中鲜活起来,只是越来越拥挤的乡村,大棚里的菜蔬也缺了往日纯正的味道,就连煎饼也被包装成精致的礼品摆在豪华的柜台前,像是淳朴的村姑剪掉麻花辫,无端烫起了五颜六色的长发,时髦之余,却少了那份真正的乡野味道。

is there a generic for bystolic bystolic coupon voucher
prijs viagra apotheek viagra rezeptfrei forum
prijs viagra apotheek viagra rezeptfrei forum
copay cards for prescription drugs cialis 2015 coupon
上一篇:晚霞的温度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