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
电影《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厂》讲述的是一个跟彩色糖果有关的故事。
很多事情的成就,都是因为爱。
比如威利•旺卡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厂,是因为他对糖果的热爱;比如虽然在贫困的生活中,却依旧乐观向上的查理一家,是因为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比如查理能够成为参观工厂的幸运者之一是因为他对这间工厂的好奇与热爱。
很多人的失望,都是因为施加了有条件的爱。
比如参观工厂的另外四位小朋友的家长,最终失望而归。他们见识了巧克力工厂的神奇: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色彩鲜艳的糖果树木和草地,就连各式各样惹人喜爱的水果,其实都是各种糖做成的。威利•旺卡带着大家在巧克力大河上航行,只有查理在认真观察这个奇妙的工厂,而另外四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心思都在别处,因为旺卡先生说,参观结束后将有一位小朋友得到大奖。因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拿奖,所以他们并不尊重旺卡先生,尤其小孩子们对旺卡先生更加无理,他们频繁打断旺卡先生关于巧克力工厂的介绍,在家长的庇护下十分自以为是。不知道是旺卡先生要存心教训他们还是巧合,被母亲纵容贪吃的小胖子掉进了巧克力大河;自以为是的紫罗兰吃掉未研发好的口香糖后变成了一颗蓝莓;被父亲溺爱得无法无天的维露卡在抓松鼠时掉进了垃圾堆;目中无人的麦克则被抻太妃糖的机器抻得又细又长。他们从巧克力工厂出来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脸色可就不像当初他们中奖成为幸运参观者时那么好看了,父母们有一点揶揄有一点愤怒。父母们本期望孩子拿到大奖,在电视台上出尽风头。爱应当是无条件的,这些家长们的爱却是有条件的,当孩子们达到谋取功利的目的时才会非常爱他们,否则这爱就打了折扣。与其说受教训的是孩子们,倒不如说是教育了盲目的家长。
很多人觉得结局与设想相差甚远,是因为给予的爱不是对方需要的。
比如查理得到了大奖,成为旺卡巧克力工厂的继承人,但是查理却拒绝了,因为旺卡先生的条件是查理必须抛弃家里的“糟老头和死老太婆”独自一人搬到工厂去住。旺卡先生认为,家人是事业的羁绊;而查理却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抛弃家人。
很多误解都是从爱的表达方式而来。
比如旺卡先生对父亲的误解。旺卡小时候特别喜欢糖果,而他的牙医父亲认为糖果是蛀牙的元凶,所以十分粗暴地将旺卡的糖果扔进了炉火中。旺卡的父亲认为,只有没出息的人才去制造糖果。旺卡因此负起离开,许多年过去都不曾见过父亲。很多人用恨的行为表达爱。
很多人觉得孤单,是因为无处分享爱。
比如旺卡先生是那么心情不好,他那么孤独,孤独到偌大一个工厂后继无人。查理说,如果想要心情好起来,就去见见家人。查理陪旺卡回家,发现父亲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剪报,都是关于旺卡的新闻报道,父亲其实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旺卡。旺卡这才明白,他以为的牢笼其实是父亲的爱。
很多事情得以圆满,是因为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舍弃自己爱的人。
比如最后查理顺利成为巧克力工厂的继承人,他们居住的那件歪歪斜斜的小破房子被整个搬到了工厂。正是寒冷的冬季,巨大的风车卷起白色糖屑模拟出窗外雪花飘零的场景。
一切都圆满。
爱者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