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
中国有句老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假设把时间词对调一下,改成“早知当初,何必今日”也说得通,例如“早知当初房价便宜,何必今日才出手购买”。可见“后悔”是不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早知,早知,早知道。到底要多早我们才能知道?到底要多早知道我们才能不会后悔?
车站,公交车。等车的人呼啦啦一拥而上,汽车瞬间“一口吃成了胖子”,车厢变得如火柴盒般拥挤狭小。公交车虽然身材臃肿,但依然尽职尽责的拖着沉重的身子奋力前行。结果还没开出几站,被挤的“呼吸困难”的乘客又看见了不忍目睹的一幕,竟然有同一路的公交车后来居上,轻盈超车。两辆车虽是“双胞胎”,可一个大腹便便,一个形销骨立,让一众乘客难免眼馋心痒。那车绝非空空如也,也并非留有空座,可即便站着几个人,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感觉,让人恨不得翻窗而跃,像演动作大片那样凌空跳进对面车辆,仿佛能从地狱跳进天堂!看着对方车辆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高贵又潇洒,遂有人喃喃自语说“早知道,坐那辆车就好了”。
超市,收银处。每个窗口都排着长队,放眼望去,大包小包,大车小车,大顾客小顾客,多而不乱,井然有序。有顾客满载而来,推着车子,伸长脖子,四处张望,想寻找个人少的队伍等候。从第一个收银台走到最后一个收银台,感觉还是刚开始的地方排队人少,不等走回去,已经有人在那里捷足先“等”了,遂自言自语说“早知道,一开始就在那排队了”。
生活琐事,人生大事,早知道……早知道……早知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早知道,就该好好珍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早知道,就应努力学习,“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早知道,何必追求名利?
有多少人的“早知道”,是因为不能预见未来;又有多少人的“早知道”,是因为能预见未来,却不能预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