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通过手机访问

凯发一触即发的文化

大唐青岛热力公司  2013-01-31   于辉易   11347次
字体:加大 减小

  唐朝人来鹄在《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的诗句,其中的“爆竿”即今天的“鞭炮”。每逢春节放鞭炮的人很多,但鞭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估计鲜有人知;而我就不仅是知晓,鞭炮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因为老家曾是鞭炮制作“世家”。

  家乡的小村没什么知名的文化遗承,如果历数祖辈上传下来的手艺,鞭炮制作算名头最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小村鞭炮制作最辉煌的一个时期,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做鞭炮,而且都是独家全流程制作,除了原材料采购外几乎没什么分工协作。鞭炮制作环节很多,单是跟鞭炮的基本构成材料之一---专用纸张相关的步骤就有“采购—粗裁纸张—轧纸(小切割)--半人工卷筒—粘合缝口—捆扎—打磨顶部—上胶水--晒干”等等十几道工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除了农忙的日子几乎人人都在家制作鞭炮,甚至包括那些稍大些的孩子。

  那时候大人们闲暇之余憧憬的是鞭炮行情好、多接到几个订单、今年大概的毛收入是多少或是鞭炮试放的质量又是很好等;而我们这些孩子,则一门子心思都在想过年的快乐---放鞭炮。当然我们孩子放的鞭炮,不是大人们将鞭炮引芯串成一起的那种长串挂鞭,而是平时将大小种类、包装花色不同的鞭炮积攒起来,放到防潮的塑料袋里,然后等待到过年的那几天塞满棉袄、棉裤的所有布兜,散兵游勇似的满街溜达着一个个地放;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真的不假,要知道比起如今孩子们放的那种三两个牙签般粗细的小鞭炮,那简直是大炮对鸟铳,响声和破坏力不是差一丁半点的。

  除了订单加工外,临近年根时加工户们如果鞭炮库存多而行情也不错的话,一般会拿到集市上卖,这样少了很多中间“剥皮”环节,卖家和买家都实惠,而且拿的都是现金---这是朴实的百姓最喜欢的交易方式,毕竟家里都不宽裕,孩子也比较多,总之要上学或娶媳妇…钱是最好不拖欠的。

  这样年复一年,鞭炮加工户们精打细算着自己的小日子,为了将来一点一滴积攒着希望;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个行业所隐藏的危险。

  由于鞭炮行业赚头还不错,手艺便逐渐被一些机灵好学的外乡人和出嫁的姑娘带出了村。做得人多了,尤其是新手多了,一些鞭炮造成人伤亡的事故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政府部门开始加强管理,先是要求办证后来直接就禁止小作坊从事鞭炮生产。

  村民们开始还玩了一段时间躲猫猫,运用了不少了打游击的手段;后来意识到确实是危险,而且就近务工赚钱的机会也多起来,给了年轻的后生们更多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于是鞭炮作坊便逐步地淡出了小村人的生活,直至今天的基本消亡。

  如今家乡小村过年时的鞭炮声,依然震耳欲聋;但鞭炮大多是外购的,声势明显比当初的“产业化”年景时弱了许多。多元化的假日文化娱乐方式伴随着鞭炮的小小被冷落逐渐被家乡人所接受,而小村也再没有发生过一次鞭炮伤亡事故。从这个角度看,“祖业”的衰落以及我这个鞭炮世家后人的“失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is there a generic for bystolic bystolic coupon voucher
prijs viagra apotheek viagra rezeptfrei forum
上一篇:年味
下一篇:法律的正能量
网站地图